因應氣候變遷帶給臺灣社會各方面之衝擊,新希望基金會特於建國百年發起「百萬植樹計畫」,其中認養翡翠水庫造林地,於今年初種下1,000株臺灣原生樹種,期待透過經濟有效的簡單行動,為翡翠水庫帶來多重效益。
臺北翡翠水庫管理局局長劉銘龍表示,翡翠水庫可以長期穩定供應質優量豐的原水,除了專業、完善的營運管理技術外,集水區完整、多樣的森林生態也扮演了相當關鍵的角色;因此對於該會發起的植樹計畫相當支持,特別提供一處造林地,種下光臘樹、無患子及臺灣欒樹等原生樹種,除了可以降低碳排放總量、減緩溫室效應、淨化水質、涵養水源,也可營造甲蟲及蝴蝶等之生態教育場所,帶來多重效益。
劉局長表示,在過去一年,為加強水資源保育並與生態共生共榮,翡管局推動成立「翡翠水庫環境學習中心」及主題生態教育園區;為善盡地球公民責任,亦完成98、99年溫室氣體盤查工作,成為全國第一座通過溫室氣體盤查的水庫;未來更將朝「低碳、綠能及生態化管理」方向努力,發展電動載具示範區,爭取國家永續獎等,期許翡管局能持續秉持「蓄豐濟枯、造福市民」的精神,朝「水庫永續利用」的目標大步前進。
新希望基金會認養造林地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