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翡翠水庫管理局100年度施政成果
- 發布機關:臺北翡翠水庫管理局
蓄豐濟枯 造福市民 翡翠水庫為大臺北地區約500萬人口民生與公共用水重要水源,大壩安全與否攸關下游民眾的生命及財產,供水的穩定與水質的良窳亦直接影響大臺北地區民眾的生活品質。「蓄豐濟枯,造福市民」,為本局施政目標,舉凡維護大壩及其附屬設施之安全穩定、正確評估水情滿足原水需求、減少水庫淤積延長水庫壽命、防制水庫水質污染、推動水資源生態保育及環境教育等,均為本局業務推動之重點工作。 有鑒於日本311大地震引起重大災害,本局擴大辦理複合式地震災害模擬演練,以強化人員熟練各項處置作業,提升緊急應變能力,並加強水庫水質安全把關工作,至100年6 月29 日止,進行放射性核種分析檢驗共31次,歷次檢測結果均未檢測出碘131 等人工放射性核種,水庫水質安全無虞,在確認日本福島核災事件業已對翡翠水庫無影響下,水庫水樣輻射監測於6 月30 日起回歸正常定期檢驗機制。由於應變得宜,有效確認翡翠水庫原水安全,使得大臺北地區近500萬人的飲用水安全獲得保障。 本局並於100年度完成多項創舉: 一、100年度翡翠水庫水域全年平均卡爾森優養指數(CTSI)為40.05,為歷年來全年平均值最低的一年,屬於接近貧養等級之普養級水質,且全年有6個月之月平均卡爾森優養指數皆低於40,屬於貧養等級之良好水質。 二、歷經3年研發測試,於100年度完成全國首創之「降雨預報推演法」,透過資訊系統整合,大幅提升翡翠水庫未來3個月水情預測能力。 三、於100年度完成98年及99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工作,成為全臺第一個完成溫室氣體盤查並通過查證的水庫。 四、100年6月5日環境教育法施行後,本局成立「翡翠水庫環境學習中心」,並於100年11月17日成為全國政府機關第一個獲得中央認證的環境教育設施場所。 謹將本局100年度重要施政成果摘要如附件:
臺北翡翠水庫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