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水庫為朝向低碳、綠能與生態化管理,完成98年及99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工作,並通過由公正的查驗機構依國際標準組織規定(ISO 14064)所做的查證,成為全臺第一個完成溫室氣體盤查並通過查證的水庫,並在今(19)日獲得行政院環保署署長沈世宏親自授證。
臺北翡翠水庫管理局(以下簡稱翡管局)局長劉銘龍表示,全球的氣候與環境,正遭受因工業化的溫室氣體快速增加影響而逐漸惡化中,為善盡地球公民及社會責任,翡管局配合臺北市政府「推動節能減碳方案」及行政院環保署推動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及碳中和工作,於本年度進行「自願性組織型水庫溫室氣體盤查」工作,使水庫操作管理策略朝向低碳、綠能與生態化管理。經過翡管局同仁的共同努力及近半年來的盤查,已於本年完成98年及99年溫室氣體(GHG)盤查報告書,並經外部國際查驗機關查證,成為全臺第一座取得ISO 14064溫室氣體盤查外部查證的水庫。
由98年與99年盤查翡翠水庫組織邊界內所產生之排碳量年平均約為3,782公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而翡翠水庫為充分利用水資源,設有7萬瓩水力發電廠,於每天放水供應民生用水時附帶發電,是一種聰明的水資源二次利用,其年平均發電量約2億369萬3,250度,換算其替代燃煤電廠相同發電量產生之二氧化碳排放量,約減少12萬4,844公噸二氧化碳當量,故翡翠水庫對溫室氣體淨減碳效益年平均約為12萬1,062公噸,相當於408座臺北市大安森林公園產生之年固碳量,或是4,500戶家庭一年排碳量,所以,翡翠水庫儼然成為臺北市綠色能源中心。
翡管局劉局長表示,透過本次溫室氣體盤查工作,已充分瞭解溫室氣體排放來源,並已對可加強節能的地方完成改善,未來將繼續推動發電廠尾水再利用以設置小水力電廠、太陽能再生能源設置、汰換傳統耗能設備、繼續加強節電與節油措施及嚴格執行冷氣設備溫度控制,秉持「用所當用、省所當省」原則,並藉由每年碳盤查資訊之揭露,落實未來整體節能減碳與永續發展的水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