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新聞:誤會大了…食蛇龜根本不吃蛇 翡翠水庫有亞洲最大野生族群
- 發布機關:臺北翡翠水庫管理局
2023-07-30 12:13 聯合報/ 記者林麗玉/台北即時報導 為保護珍貴保育物種,農委會於102年12月正式公告將翡翠水庫集水區內湳子坑、九紀山、火燒樟等區域,占地約1296公頃畫設為「食蛇龜野生動物保護區」,目前翡翠水庫經學者長期研究調查發現,擁有亞洲最大、最穩定的「食蛇龜」野生族群。 為了從事保育工作,翡管局表示,除增聘1位保育巡護員,翡翠水庫行政辦公區內也設有食蛇龜「復育中途之家」,主要是為提供保護區巡查發現受傷的保育龜類,回歸自然環境前的臨時棲息安置處所,甚至為避免造成疾病傳染及基因混雜問題,中途之家並不接受保護區以外的龜類救援救傷。 外界好奇,食蛇龜吃蛇嗎?翡管局表示,食蛇龜是臺灣唯一的陸棲型淡水龜,沒有牙齒,沒有咀嚼的能力,吃蛇是誤傳,可能與它愛吃蚯蚓,又因受到驚嚇時會發出類似蛇類聲音的聯想有關,請大家不要誤會。 明天7月31日是「世界巡護員日(World Ranger Day)」,源自於1992年國際巡護員聯合會,為向全世界默默保護自然環境的森林保護員們,翡管局長林裕益表示,翡翠水庫就像大台北城市的心臟,藉由下游河川溪流、自來水管網,如同動脈、微血管,將民生用水輸送到每一家戶,為維護水庫健康,庫區的森林生態保育工作最為關鍵。 翡管局保育巡護員陳泰佑說,為了執行保育勤務,其實他曾發生過多次危險經歷,包括滑落10多公尺深溪谷,幸好當時溪谷處不是堅硬的岩石,否則後果難以想像。另外,他也曾為了在水庫保護區內架設照相機時,不小心驚擾到樹上的虎頭蜂巢,黑腹虎頭蜂群起圍攻,被狠狠叮了13針,大多叮在頭部,還好當時可以緊急送醫治療,之後更足足休養了一星期,才能繼續上班。 科長梁逸帆說,翡管局的保育巡護員從事保護區內食蛇龜及周邊物種的長期監測調查、聯合巡查、非法盜獵器具的查緝,以及保育龜類野放、食蛇龜復育「中途之家」照護、保育環境教育等工作。在人力有限下,執行任務難免自然環境的考驗,工作辛苦,風險也高。 作最為關鍵。目前翡翠水庫經學者長期研究調查發現,擁有亞洲最大、最穩定的「食蛇龜」野生族群。
食蛇龜不吃蛇,不過屬於雜食類的牠們,最愛的食物之一是蚯蚓。
農委會於102年12月正式公告將翡翠水庫集水區內湳子坑、九紀山、火燒樟等區域,占地約1296公頃畫設為「食蛇龜野生動物保護區」。
誤會大了,食蛇龜根本不吃蛇,目前翡翠水庫擁亞洲最大野生族群。
臺北翡翠水庫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