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水庫30週年攝影展
一、緣起: 二、時間:106年6月15日~ 7月14日。 三、地點:臺北市政府大樓1樓師生畫廊。 四、照片: (著作權聲明:非本局提供者,使用者下載或拷貝網站的內容或服務僅供個人、非商業用途之使用。使用人利用時必須遵守著作權法的所有相關規定。) 天然成形之鸕鶿潭,兩岸峭壁嶙峋,宛如一幅圖畫,捕魚人家著蓑衣泛舟其上,樂意盎然。 位於水庫淹沒區之太陽谷,群山環抱,幽靜美麗,昔日亦是遊人常至之處。 以岩石為基礎之碧山閣,是到訪鸕鶿潭之各路人馬匯集休憩談心之處,如今已為湖水淹沒。 沉睡在湖底之迷你小學。 翡翠谷壩址原貌,不僅風景美麗,其地質條件佳,是建壩造庫的絕佳地點。 南北勢溪匯流口之龜山吊橋古典雅緻,惟已改為水泥橋。 蔣故總統經國先生於68年7月15日巡視翡翠水庫工程。 翡翠工程施工期間臺北市政府臺北翡翠水庫建設委員會、台灣電力公司翡翠工程處及中興工程顧問社翡翠工務所等單位辦公區全景。 設於壩頂平臺右岸之主拌合場、運輸軌道及裝卸混凝土用小火車。 排洪隧道連接段仰拱混凝土施工。 嚴密控制大壩壩形放樣的現地電子測量定位作業。 美麗又忙碌的大壩施工夜景。 73年6月29日大壩初期蓄水後之上游擋水壩即將被淹沒的一剎那。 壩頂溢洪道尚未完工的景象。 電廠發電機座之二次序混凝土已全部完成。 75年8日初期蓄水翡翠電廠發電放水情形。 櫻花盛開的美景。 若影若現的大壩。 彩虹垂落於第一欄木浮柵。 大壩右岸空拍水域的景色。 大壩水域全景圖。 被芒草及彩霞依附的鱷魚島。 冉冉太陽照亮的鱷魚島。 水落石出。 北勢溪上游空拍圖。 波光粼粼。 清晰可見之水中倒影。 涼亭翡翠。 巡邏艇航行鱷魚島的空拍圖。 雲霧瀰漫的坪林。 四門溢洪道洩洪的樣貌。 氣勢磅礡的洩洪景觀。 北勢溪上游大舌湖的空拍照。
隨著攝影作品,帶領大家走進翡翠水庫時光記憶,回顧翡翠水庫一路孕育、成長,轉眼30有成。
民國60年代為了因應大臺北地區城市發展及人口增加的用水需求,決定興建翡翠水庫。翡翠水庫淹沒區包括臺北縣(新北市前身)新店市、石碇鄉及坪林鄉部分區域就隨著影像讓我們走回從前。 翡翠水庫工程前後歷經前期規畫、可行性規劃、追加研究、定案研究後,確認壩址岩盤堅實安全無虞。68年1月經行政院院會正式核定,同年5月由臺北市政府成立翡翠水庫建設委員會,負責推動翡翠水庫的建設,歷時8年完工,76年6月完工後改制為臺北翡翠水庫管理局負責營運管理。 本局30年來致力翡翠大壩安全管理,優質水庫運轉操作,滿足大臺北地區500多萬人口量豐質優之民生用水,防治水質污染,減少水庫淤積,延長水庫壽命,成為大臺北地區社會發展與經濟繁榮重要支柱。
提供者:謝毅雄
提供者:林俊全
提供者:林俊全
提供者:林俊全
提供者:林俊全
提供者:林俊全
提供者:翡管局
提供者:林俊全
提供者:翡管局
提供者:翡管局
提供者:郭振泰
提供者:翡管局
提供者:翡管局
提供者:翡管局
提供者:翡管局
提供者:翡管局
提供者:朱寶忠
提供者:朱寶忠
提供者:朱寶忠
提供者:翡管局
提供者:中興工程顧問社
提供者:孔世龍
提供者:孔世龍
提供者:江惠美
提供者:江惠美
提供者:孔世龍
提供者:孔世龍
提供者:孔世龍
提供者:孔世龍
提供者:江惠美
提供者:朱寶忠
提供者:朱寶忠
提供者:水源局